教育(招生)

卓越学者型医师

培养方式

1、器官系统整合式教学

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将采用国际前沿的器官系统整合式教学模式,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与重复教学,重塑知识结构,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融入贯穿全程的领导力、医学人文和研究能力训练,培养具有高度人文情怀、复合知识背景和丰厚科学素养,集良医、学者和领导者于一身的卓越学者型医师。

2、三早理念

在教学理念上,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科研的“三早”概念。在早期接触临床方面,入学前计划开展暑期学校进行临床早接触,入学后定期临床早接触活动,临床见习贯穿器官系统教学和专科教学全程,接续开展临床实习和进阶临床训练。在早期接触社会方面,分类设置城市社区、边远地区和产业公司三类实践项目,依序组织集体实践教学,保证早接社会的全面性和递进性。在早期接触科研方面,入学后便匹配临床导师和清华大学多个院系的交叉学科导师,鼓励在医学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训练过程中发现临床问题,开展基于临床问题的医学交叉研究。

3、国际化视野

清华医学已经与全球多所知名医学中心建立合作,并在持续拓展清华医学全球合作网络。依托清华医学全球合作网络,该项目将提供赴海外顶级医疗机构的学习轮转,进行专科实习和顶点课程培训,加强临床训练的序贯性和标准化,注重学术研究的跨国交流,拓宽国际化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

清华医学开设全球大师讲堂,邀请全球知名医学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为全校师生带来医学领域最为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生动的真人图书馆,拓展学生视野、感受大师魅力、激发探求热情、增进国际交流。

4、多元化培养

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招收多学科背景的本科生进行医学专业学习,鼓励开展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例如医学+文科、医学+理科、医学+工科、医学+管理等,为未来成长为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医政管理家打下重要的基础。

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注重临床研究能力培养,鼓励临床问题驱动研究和医工交叉研究。临床医学院下设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智慧医疗研究院两大医工交叉研究平台,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人工智能精准外科手术规划系统、5G全场景智能应急救治系统、智能巡诊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