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招生)
项目介绍
学院项目
其他项目
师资队伍
课程资源
名誉教授
访问学者
医疗服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校医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团队
科研机构
实验技术平台
新闻&活动
新闻动态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学院概况
发展沿革
现任领导
国际顾问委员会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统计信息
加入我们
人才招聘
教育(招生)
项目介绍
学院项目
其他项目
师资队伍
课程资源
名誉教授
访问学者
医疗服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校医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团队
科研机构
实验技术平台
新闻&活动
新闻动态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学院概况
发展沿革
现任领导
国际顾问委员会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统计信息
加入我们
人才招聘
EN
我是...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患者
访客
首页
>
搜索结果页
Search results for 'News' (3,043 Results)
Aug 22, 2024
当一篇文章真的能救一条命的时候 科普返璞归真
很久没有写日记了。我有一些老患者来门诊的时候还问我,“黎主任,你怎么很久没有写文章了?” 那就和大家分享下近期的一件“好事儿”!我在2021年6月写过一篇关于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了免疫性心肌炎该怎么办的科普文章,居然真的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这件事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让我足足震惊和兴奋了半个月之久,此时此刻是晚上11点58分,我仍然激动得睡不着觉。 半个月前,我们的病友义诊群里有一位
Aug 22, 2024
发布!清华长庚药学部制定的首部国家级团体标准上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5日电(通讯员唐婧 舒丹)近日,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指导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药学部共同起草完成《零售药店经营银屑病治疗药品药学服务规范》,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该规范为我院药学部首次参与制定的国家级团体标准。 银屑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的出现,经长期合理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银屑病患者可摆脱
Aug 22, 2024
智齿反复发炎不拔,竟然脸上会烂个洞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3日电面部肿痛想必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然而多数人往往认为只是“上火”,过几天就会痊愈。近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接诊的一名患者,则用亲身经历证明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智齿反复发炎,也会引起“牙源性皮瘘”这一在脸上“开洞”的大问题。 就诊时面部照片 一周前,口腔科主治医师聂小汉接诊了一名从河北来京求助的患者,“医生,我的脸近半年来反复肿痛,这次感觉要烂穿了。” 聂小汉通过询问病史
Aug 22, 2024
大病不出县 清华长庚成立多个国家标准化诊疗中心
李建兴、王克霞、张萍、狄森、廖秦平、董家鸿(从左至右)为项目揭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2月29日电(通讯员梁琳琳)12月26日,“大病不出县”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国家规范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国家标准化妇产科疾病诊疗中心、国家标准化泌尿外科诊疗中心,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揭牌成立。 未来3年内,我院将联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
Aug 22, 2024
清华长庚创伤骨科开展混合现实引导下髋臼、骨盆骨折经皮微创固定术
媒体报道及鸣谢! 中国科学报: 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312/28/WS658d4948e4b0f632f266a32d.html 科技日报: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2/2ecb8d270bf74916bac51c4c54daf7de.shtml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2
Aug 22, 2024
清华长庚医院将开展首个注册类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2月6日电 (通讯员李微 刘璇 王小娟)近日,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同开展,IM83 CAR-T细胞治疗I期临床试验(以下简称“IM83”)方案讨论会在院内举行。该项目将是我院开展的第一个注册类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会议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办主任陈晓媛主持,讨论会充分评估了肝癌临床研究方案,并审议了方案设计
Aug 22, 2024
名医加盟丨骨科运动医学中心:余家阔
余家阔 骨科运动医学中心 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余家阔,主任医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骨科运动医学中心膝关节外科主任。 师从中国运动医学奠基人曲绵域教授,为专业运动员诊疗膝关节伤病40年,从事医工交叉研究先进膝关节伤病诊断和治疗方法36年。 有3500例以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双束仿生解剖重建、异体肌腱移植重建
Aug 22, 2024
分级诊疗包虫病 牧民家兄弟俩均获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25日电(通讯员 韩冬野)身骑牦牛,放牧高原,用潇洒倜傥来形容照片上的小伙子,一点不为过。他叫索南仁青,来自青海果洛,拍照时年龄刚及弱冠,然而已是患病之身——泡型包虫病,俗称“虫癌”。这种病不痛不痒,但危害很大,索南仁青所在的村县,就有全家11口,9口逝于虫癌的真实案例。今年12月,索南仁青同13位老乡一道,来北京寻求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团队的终极救治,机缘巧合下
Aug 22, 2024
清华临床启动“领雁计划” 培养卓越肝胆胰外科医师
董家鸿院士(左9)等共同启动“领雁计划”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17日电(通讯员 陈思岚)近日,“领雁计划-精准肝胆胰外科卓越学者型医师研修项目”在清华大学主楼启动。该项目为董家鸿院士发起,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提供学术支撑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个性化培训和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具有临床专业技能、临床研究能力和领导力的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行业
Aug 22, 2024
安全过冬!清华长庚强化介入平台全时守护绿色通道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22日电(通讯员 周小二)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2%。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即进入了心梗、脑梗、血管疾病患者接诊的高峰期.走进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患者中,70%为新发脑梗死的患者;“一周大概接三四位心梗的患者抢救。”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博达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呼吸道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展成肺炎,也容易加重
Aug 22, 2024
清华长庚:“无哭声手术室”多维度给予患儿“妈妈式”关怀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18日电(通讯员陈宇)“哈,这里面还能看小猪佩奇!”一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儿稚声稚气地说道。“在手术室里还能陪孩子玩会,看见他的笑脸,作为家长担心也冲淡了许多。”陪在孩子身旁的妈妈说,她还因此第一次穿上了手术室内的服装。 这里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无哭声手术室”,为尽可能地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充分理解家长的顾虑,医院在前期允许家长陪同患儿进入手术室的基础上,在手术室等待区内又规划
Aug 22, 2024
“百人计划”的回声 | 清华长庚沈懿:我在西达赛奈医学中心访学初体验
沈懿(左)与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国际负责人孔亚玮博士(右) “穿着神外清一色海军蓝色的刷手服,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受益于清华医学和西达赛奈医学中心联合打造的正式国际合作项目,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清华医学的首位访问学者,来到位于美国西海岸“天使之城”洛杉矶的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开始为期半年的临床观摩与研究。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神经专科在全美排名前五
Aug 22, 2024
“百人计划”的回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薛亚军
凌晨6点的美国凤凰城万籁俱寂,夜色还未散去,但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 Hospital)医院大楼内已是灯火通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晨读和例会拉开了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但都同样以改善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们新的一天。正如《新闻周刊》评价的那样——伟大的医院和优秀的人才总是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两个月前,我作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百人计划”项目的一员,在医院
Jun 1, 2023
学术动态 | 我院举办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诊治老年病研讨班
5月19日,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诊治老年病研讨班在医院A楼2层报告厅举办。医院干部医疗科(老年病科)主任乔燕燕主持研讨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干病房主任焦红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李跃华、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步满等先后围绕老年危重症营养治疗、肌少症-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关系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与辩证论治要点等作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干病房主任焦红梅 中国
Jun 20, 2023
“医”看就懂 | 新冠转阴后为什么仍然耳闷、听力下降?
近日,继新冠带来的“刀片嗓”“水泥鼻”后,耳鼻喉科又出现了很多因“胶水耳”就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堵闷感”“听声不清楚,像隔了水”“耳痛”“耳鸣”等耳部症状。详细问诊后,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大部分是在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1-2周内出现“胶水耳”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专科检查后不难发现,这些患者的中耳内可见琥珀色或淡黄色液体,并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这些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临床表现。通俗
共有 3,04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03 页 当前第 1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