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专业剖析: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与生命科学、医学高度交叉的学科,它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探索生命、医学与健康的新奥秘,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创新型医疗设备、医学诊治方法及医用材料制剂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带动整个工程学科、医学学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核心力量。

创新教育:生物医学工程是清华大学2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2017年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只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两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入选),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定位于工科,并与生命科学、医学高度交叉,分为电子信息和化生两个方向,每年通过强基计划等途径招收本科生约30人,学制4年。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致力于培养未来医疗健康事业的领导者,既包括推动学术创新的骨干,也包括推动产业创新的精英。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学,将具备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讲好“生命医学”与“工程技术”两种“语言”,胜任“前沿科研”与“创新研发”两项“事业”,成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领军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师生比达到1:1,所有专业课程均为小班教学。每位同学大学四年全程有导师指导,能在专业兴趣、职业发展等方面实时得到启迪与激励。70%以上的同学大学二年级即进入专业实验室,体验科研、领略前沿。

辅修专业、学生科创:2019年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辅修专业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获得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自选组一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2020华为云大数据挑战赛”全国二等奖、清华大学第二十六届“华罗庚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重要奖励。

国际交流:开设了“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医学影像高级讲座”等国际化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国际学术名师亲自授课。每周都有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同学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多数同学大学四年期间都能参加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学习。2018年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开展了THU—JHU双硕士学位项目。


毕业去向、未来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免试继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超过90%的博士生、70%的硕士生毕业后继续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关的核心工作。主要的职业发展方向包括:

·重点高校、科研院所

·医疗仪器设备研发的领军企业

·自主创业

·医疗健康行业分析、投资与咨询

·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

·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中心

·IT、电信、精密仪器等相关行业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以医工交叉的知识背景、扎实的专业能力、出色的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引领“大健康”的学术与产业创新,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核心力量。毕业校友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国内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更多的是国内教学、科研、国防及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生医工程本科毕业生

国内深造(免试推研)

国外深造

就业、考研

自主创业

毕业人数

2020

15

1

8

0

24

2019

16

16

2

0

34

2018

13

9

6

0

28

2017

11

9

3

0

23

2016

12

12

3

0

27

知名校友:

学生感想:

生医4金宇虹:

遇见清华生医,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生物医学工程是我的二志愿,当时其实并不了解什么是生物医学工程,仅仅因为带了个“医”字才选择了这个专业。就是这样略显草率的选择,让我走进了清华生物医学工程,加入了生医4。

生医4给予了我太多太多。

在生医4的学习是充实的,由于生医是个交叉学科,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楼长阿姨曾戏言,“生医,你们就是那个除了生物和医学其他都要学的专业是吧”。不同类别的课程常常让脑容量告罄,可每次学会一个新技能,总是会让自己有不小的成就感。代码的世界让人不明觉厉,免不了感叹为何bug总也de不完;跑不通的电路虽然总是让人头痛,但是用自己搭的板子测自己的心电是多有意义的一件事;拿起手术刀解剖青蛙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生物课本里的知识点,一一在手中呈现;细胞它就那么小小一个,可生命的奇妙就在这μm级别的小天地中尽数展现……

在生医4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医4的小伙伴总能给你不同的感动与美好。科研,社工,文艺,体育,每个人都各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可只要有个人呼喊一声,大家就很快能聚在一起。桃李和紫荆的餐桌上有过我们团日的策划,宿舍中厅里留下过女生们为男生制作三明治的身影,轰趴别墅里是男生们为女生制作的手工芋圆的香甜……也曾一起在B321玩着似乎有些幼稚的游戏,也曾一起在半夜两三点漫步在清华昏黄的路灯下,也曾一起在紫荆操场把毕业的不舍唱了一遍又一遍……认真学也认真玩的生医4,创造医学院连拿3年甲团的历史,先进班级体的奖牌我一直珍藏。

一生医四。

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在生医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我还成为了一名辅导员,继续为同学们服务。身份的转变,让我又看到了更多。生医,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点,不再只是网络学堂里的大作业。每一年协助举办生医校友论坛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不同校友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生医人,是如何以技术人员、创业者、投资者、监管者又或是企业家的身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生医人该做什么”、“生医人能做什么”,程京老师团队争分夺秒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校友企业为满足全球呼吸机市场需求而加班加点地持续生产,这些都让我触动。而在组织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志愿活动以及疫苗接种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以及任劳任怨的精神也很让我感动。无论是同学、老师还是校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健康中国”贡献一点力量。

研究生生涯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生医人”三个字的重量,作为“生医人”的修炼之旅还在继续,加油!

生医7李梓瑜

大一:

这一阶段的我满怀对大学的憧憬,在清华丰富的生活里做过很多尝试,包括参加院系运动代表队、学生会,参与班级社工等等,也因为对创业的兴趣选修了经管学院的二学位创新创业领导力方向。在学业上主要是夯实数理和计算机基础(微积分、大学物理、线性代数、计算机程序设计等),上的课以电子大类公共课为主,课程比较有挑战性,需要花较多时间写作业、复习和准备考试。但现在回望这些基础课提供的对于工科而言是基础性知识,对后续发展很重要。

这一阶段对生医系的了解和接触主要来自生医导论课和专业开放日,主要了解了系里的研究方向,并对医学影像方向产生了兴趣。但我大一没有专门去选专业类的课程,主要还是按部就班上了基础课程。

随院乒乓球队征战马杯

参加校园马拉松

参加院系学生节

参加二学位企业家晚餐会

第一学期课程

大二:

在大一的各种尝试过后,把更多时间集中在了学业和体育运动上。学业上,这个阶段的课开始加入了电子信息的专业内容,例如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和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开始涉及电路、系统、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电子信息核心内容,课程考核形式也在单纯的作业考试中加入了大作业,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我科研上加入了工程物理系应葵老师的实验室,开始接触医学统计学相关的科研,并在暑假专心完成了一个基于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疗法疗效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和疗效预测,科研成果发表在血液学顶级会议美国血液年会(ASH)2019和ASH2020。

这个阶段因为应老师实验室有很多研究方向都和磁共振成像有关,因此加深了我对MRI的了解,也让我对MRI的兴趣逐渐浓厚。科研项目的积累让我对统计分析和AI有了初步的掌握,我也萌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因此把后续科研的主要方向定位在了MRI+AI的交叉方向。

摘要接收截图

随队征战足球马杯

乒乓、羽毛球、足球队队服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大三:

进入大三之后课程逐渐变成了专业课,为了对感兴趣的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选修了研究生课程磁共振成像原理,还选修计算机系的模式识别和大数据与机器智能,以及数学系的数学实验。也在专业方向选课中完成了医学影像(1)(2)和医学图像处理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医学影像的基本知识体系。因此申请了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artinos生物医学成像中心的暑研,并顺利拿到Prof.SusieHuang发的邀请信。但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最终未能成行,暑研转为线上,仍收获颇丰,完成了几个基于深度学习的MRI加速成像的课题,成果发表在了北美放射年会(RSNA2020)、国际磁共振年会(ISMRM2021)等顶级学术会议上。

这个阶段基本把重心放在了学习和科研上,课外活动参与的频率和大一大二比已经大幅下降。此时已经基本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在科研上完成了入门。

获得杨福生教育基金创新未来奖

暑研邀请信

与哈佛导师的邮件往来

RSNA摘要接收截图

大四:

大四上学期主要忙于国外学校的申请,下学期则专注于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我在王广志老师课题组沿着暑研的方向继续探索,研究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磁共振图像去噪算法,使快速、高质量的磁共振成像成为了可能。毕设也因此获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并撰写了期刊论文投稿了MedicalPhysics。

此时大学生涯已接近尾声,已经基本明确了科研的方向和基本的方法,并有了初步的尝试。在生医系的选课开始向更多方向涉猎,例如神经方向,也选择了一些外系的课程,例如自动化系的运筹学,夯实了优化方面的知识。

线上参加ISMRM2021

ISMRM线上Q&Asession

参加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

参加毕设评优答辩

生医0赵奕涵

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这几日在清华的感想,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与探讨。

相信大多数同学在刚刚接触生物医学工程系时都对这个学科了解甚少,还会疑惑为何一个名字里甚至不带电的专业会被分在电子信息大类里。然而经过几日的学习,导论课以及查阅资料,我想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进行分享。

在我的理解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既有研发医疗器械的相关研究,也站在我国乃至全人类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最前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设立,既有助于弥补我国与西方巨大的医疗水平差距,彰显我国以人为本的国策,提高我国应对未来可能的相关制裁的能力;也有助于借助神经网咯,脑科学等生物原理,对其他科学学科产生难以预料的,也许是颠覆性的启发。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时光机原理,举个例子,很多投资人借鉴了抖音快手等下沉平台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在印度投资了相关产业,最终在几年后获得了巨大收益,这个原理实际上就指的是利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发达地区的以往历程来预测发展中地区的未来历程。在很多发达国家,生物学药理学相关专业的前景都很好。转向我们国家,预计在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会提高到30%,成为世界老龄化水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再考虑到人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难想象,医疗养老相关产业的前景将会被无限发掘,焕发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春天。如果不愿意从事医疗行业,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生也可以利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所提供的交叉学科以及师资优势,努力求知,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神经与脑机接口,生物芯片等方面作出贡献。

功利让人目光短浅,我们的社会,缺乏追逐内心真正所爱的人,缺乏眼眸清澈,具有远见,敢想敢做的人。而我相信,真正的强者,一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煎熬,能够心怀远方,胸怀家国,能够韬光养晦,能够卧薪尝胆,能够视理想高于物质追求,来等苦尽甘来之时,山川湖海都作贺礼。

同学们,大学四年给了我们充分地发现自我,寻找目标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抛弃成见,认真观察,御剑于心,且听风吟,热爱并享受与生医系相处的过程。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2796078、010-62783162、010-62773380

电子邮箱:bme@tsinghua.edu.cn

网址:http://bme.med.tsinghua.edu.cn/

微信公众号:一生医恋(TsinghuaBME)

友情链接:清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