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
医学院丁强课题组揭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在细胞入侵和免疫逃逸等方面的特征2022-03-13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mBio》杂志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B.1.617.1 (Kappa), B.1.617.2 (Delta) and B.1.618 by cell entry and immune eva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异株B.1.617.1 (Kappa), B.1.617.2 (Delta)和B.1.618刺突蛋白中出现的突变增强了与不同物种ACE2受体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易感宿主扩大的趋势,并且这些变异株具有逃逸免疫反应的能力...
-
医学院张敬仁课题组在线发表论文揭示血流感染中 荚膜介导细菌逃逸肝脏天然免疫的新机制2022-03-09
2022年3月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敬仁课题组在《实验医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荚膜通过干扰肝脏巨噬细胞促进血流病原细菌的致病性”(Functional vulnerability of liver macrophages to capsules defines virulence of blood-borne bacteri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荚膜这一关键的致病因子如何影响病原细菌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而决定血流感染疾病中病原体和宿主的最终命运...
-
医学院郑撼球课题组合作发表论文揭示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2022-03-09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疾病。免疫治疗,特别是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在包括黑色素瘤和肺癌等实体瘤病人中获得良好疗效,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在乳腺癌,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三阴性乳腺癌,ICI治疗的获益人群占比却很少,说明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其它免疫抑制分子,限制免疫治疗的疗效。探寻乳腺癌发生中免疫逃逸的...
-
冬奥导学故事 | 刘鹏课题组:只要国家有需求,我们的劲都会向一处使2022-03-03
北京冬奥盛会需严防疫情,如何实时监测赛区公共环境安全卫生成为难题。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刘鹏与课题组师生共同为冬奥开发出一套防疫“黑科技”,为赛区空气进行新冠“体检”。课题组师生共承担20个赛事场馆的检测工作,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国家重大任务中,真正实践课题组“学以致用”的宗旨。寒夜奔走,为冬奥赛区空气做“体检”凌晨两点,从接样车上取下国家速滑馆的气溶胶检测样本,刘鹏课题组的博士后李尚霖开...
-
重磅!医学院成果“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03-01
2022年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0项重大科学进展从30项候选进展中脱颖而出。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的成果“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入选。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对当前已有的疫苗、中和抗体等抗病毒手段提出严峻挑战,亟需发展能有效应对各型突变株的广谱药物。在生命周期中,病毒的一系列...
-
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实验室合作报道基于数字PCR技术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精准检测方法2022-02-10
1.摘要2022年2月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用于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分子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单管多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Single-Tube Multiplex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for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Severity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的文章,...
-
医学院祁海课题组在线发表论文揭示无T细胞参与的生发中心反应产生抗体免疫记忆2022-01-14
2022年1月1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independent antigen induces humoral memory through germinal cent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生发中心反应在多糖抗原诱导记忆B细胞与长效浆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在针对蛋白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中,B细胞往往须在生发中心中经历高频突变、接受T细胞的筛选从而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并分化为记忆B细胞与长效浆细胞。但...
-
医学院胡小玉课题组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CD127分子调控人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异质性2022-01-14
2022年1月1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胡小玉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D127 imprints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to diversify monocyte response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群广泛存在于不同疾病炎症组织中的CD127高表达单核细胞,以及CD127和相应的IL-7受体信号通路在单核细胞中的抑炎作用,刻画了由CD127所指征的人单核细胞功能异质性。单核细胞作为机...
-
饶子和院士团队和张林琦教授/王新泉教授团队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22-01-14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发布《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并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20年,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中信所经过调研分析,将各学科影...
-
医学院成果“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2-01-11
1月1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项目成果“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研究”入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已连续开展7年,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2021年度入选的“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包括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