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
医学院祁海、张林琦受邀在《自然·免疫学》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和展望新冠病毒感染的体液和抗体反应及通用型疫苗研发2022-06-30
2022年6月27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和张林琦教授受邀在Nature Immunology(《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humoral response and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的综述。文章全面系统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免疫过程,以及病毒感染或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的关键特征,并展望了诱导新冠变异株广谱中和抗体的疫苗设计策略。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
-
医学院杜亚楠课题组研发细胞培养肉丸技术: 基于多孔明胶微载体的细胞高效扩增和模块化生物组装2022-06-22
细胞培养肉是近十年来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等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以动物肌肉细胞为来源的培养肉,旨在解决传统畜牧业空间和能源耗费巨大、不环保的弊端。细胞培养肉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体外大规模扩增肌肉和脂肪祖细胞,并诱导其朝着成熟细胞的方向高效分化;以及如何运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创造出微观结构上高度仿生的人造肌肉组织。2022年5月3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课题组在Biomaterials(《生物材料》)杂志发表了题为...
-
医学院程功团队从蚊虫肠道菌中发现一类新型广谱抗病毒蛋白2022-06-10
2022年6月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课题组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杂志在线刊登了题为《蚊虫肠道细菌分泌型脂酶可有效抑制虫媒病毒传播》(Lipases secreted by a gut bacterium inhibit arbovirus transmission in mosquitoes)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0552)。虫媒病毒可由节肢动物传播并导致严重人类疾病,其主要分布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
-
医学院那洁课题组通过多组学分析揭示JUNB在体外分化人造血祖细胞过程中的功能2022-06-07
医学院那洁课题组长期从事hPSC向心血管和造血谱系体外分化的研究。2022年6月6日,该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染色质动态变化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JUNB在造血祖细胞生成过程中的必要作用(Integrative epi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requirement of JUNB for hematopoietic fate induction )的文章。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progenitor cell, HSPC)存...
-
医学院程功团队合作研发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突变流行株的“组装式”纳米颗粒疫苗2022-06-06
2022年6月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实验室与合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ferritin-based nanoparticle vaccine against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一种针对新冠Omicron流行株铁蛋白纳米颗粒疫苗的研发)的论文,研发一种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流行株的“组装式”新型纳米颗粒疫苗。目前,多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 (Omicron)”...
-
医学院梁冠翔课题组发表题为“The pediatric vir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长文综述2022-05-13
2022年5月1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清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梁冠翔课题组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Frederic Bushman课题组受邀合作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Host & Microbe》15周年纪念特刊撰写题为“The pediatric vir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概述了人类病毒组从起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相应的调控机制,总结了发育过程中肠道病毒群体对于儿科疾病影响的潜在...
-
医学院廖洪恩课题组在人工智能视觉三维重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2-05-11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特聘专家廖洪恩教授课题组学术论文“OANet:基于层次结构的图神经网络来学习两视图几何匹配关系建立”(OANet: Learning Two-View Correspondences and Geometry Using Order-Aware Network)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IEEE TPAMI)出版,刊登在2022年第44期第6卷。该研究通过设计一个新的图...
-
医学院郭增才课题组合作发文报道抑郁症的重要神经环路调控机制2022-04-11
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郭增才课题组联合重庆医科大学谢鹏课题组在精神疾病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在线发表题为《一条从内嗅皮层到视觉皮层的神经环路调控抑郁样行为》(An entorhinal-visual cortical circuit regula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揭示从内嗅皮层→次级视觉皮层内侧区的神经环路在抑郁症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
医学院张林琦/智能产业研究院彭健/华深智药团队合作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新冠抗体获得高效广谱中和活性2022-03-15
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仍在全球肆虐,这些突变株对新冠中和抗体及疫苗的研发带来了挑战。许多中和抗体,包括一些被批准用于紧急使用授权(EUA)的抗体,降低或失去了对新冠突变株的中和活性。亟需研发具有强广谱中和活性的抗体药物做为控制新型肺炎的治疗与预防手段。在前期工作中,医学院张林琦团队已经从新冠恢复期病人体内分离鉴定了几百株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了提高现有新冠中和抗体的中和活性及广谱性,同时对抗体优化...
-
医学院丁强课题组揭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在细胞入侵和免疫逃逸等方面的特征2022-03-13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mBio》杂志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B.1.617.1 (Kappa), B.1.617.2 (Delta) and B.1.618 by cell entry and immune eva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异株B.1.617.1 (Kappa), B.1.617.2 (Delta)和B.1.618刺突蛋白中出现的突变增强了与不同物种ACE2受体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易感宿主扩大的趋势,并且这些变异株具有逃逸免疫反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