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召开人才工作会-清华大学医学院

新闻直通

​医学院召开人才工作会

2021-12-20

12月9日下午,医学院人才工作会在医学科学楼B215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人事处副处长张强、文科处副处长段江飞出席了会议,医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

本次人才工作会传达了中央和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回顾了医学院建院20年来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研讨了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工作的任务与挑战,并展望了“十四五”医学学科规划和未来的人才发展战略。

首先,医学院党委书记洪波传达了中央和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医学院党政班子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人才是衡量一个院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靠人才,学生培养靠人才。人才队伍水平和质量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实战中检验。医学院人才队伍积极响应总书记2020年3月来学院考察时的号召,一直站在科技抗疫的最前沿,在新冠病毒结构解析、抗体疫苗研发、机体免疫机制、核酸精准测定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洪波回顾了医学院人才工作的三个阶段:2001年到2007年是筚路蓝缕的创业期,2007年到2014年是锐意改革的开拓期,2014年至今是百花齐放的增长期。学院的学术共同体就如同一座花园,今天医学院人才队伍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是处理好“木匠”和“园丁”,“服务”和“引领”两个辩证关系的结果。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人事主管程功着重从“引进优秀人才、加速青年成材”、“着眼国家需求,汇聚领军人才”、“坚持学术导向,强调师德师风和立德树人”三个方面,向郑力副校长和各位老师汇报了医学院自2011年作为试点启动人事制度改革以来的人才梯队建设情况和成效。医学院在2011年前后引进的青年教师,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及医学院的培养,均已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骨干和专家,由此体现出医学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高度和精度,同时也体现出医学院建立了促进学术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基础医学系主任林欣、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系主任杜亚楠介绍了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建设情况和目前在人才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我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是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大部分教授都是有过一定的海外学习经验或者是在国外成长起来的。某些优势学科,比如免疫学、传染性疾病、肿瘤生物学和医工交叉方面具有很强的基础和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两位老师均提出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发展空间、人员配备、基础科研平台完善以及年轻教师经费支持力度等。会上郑力副校长和老师们针对这些挑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医学院院长祁海在会上提到,从长远来看,学院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怎么支持好现有教师并形成有效机制,在清华培养出一批学科顶尖人才。学科交叉是一个方向,比如将现有优势学科传染病学和免疫学与工科和生医工程结合,实现“1+1>2”。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本科生教学能使老师得到很大提升,将教学和人才发展有机结合,是推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学科规划上,医学院和其他院校的不同在于研究的精度和深度,还有独特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另外,祁海院长从张林琦教授团队研制的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的实践中谈到,成果转化正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时机,未来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把优秀的研究成果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东西,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研究。

郑力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提出医学是学校重点布局的学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过去的清华医学发展经历多次思路的转变,但是现在我们决定要自己干,选择走一条比较创新的路。学校对医学院的临床八年制,培养医师科学家的思路非常认可,根据毕业生的市场数据来看,这条创新的道路也走得非常成功。同时学校对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国际顶尖人才的培养寄予厚望。虽然目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在人才支持上,只要是机制体制的问题,学校管理的问题,鼓励各位老师向学校提出,这样学校也就有了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方向。

郑力副校长和医学院党政班子走进张林琦教授、杜亚楠教授、外籍青年教师David Charles实验室,就科研团队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基础与临床合作等话题进行现场交流,并参观了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上一条:中国首个抗新冠抗体药物的诞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医学 > 新闻直通 > 正文